<big id="orl3u"><strike id="orl3u"></strike></big>
    1. <td id="orl3u"><ruby id="orl3u"></ruby></td>

      <track id="orl3u"></track>

      1. 請問憑借生活經驗,不憑借數據,是否能做好產品呢?

        最近在提離職,和老板又一次討論了一下產品的問題,又聽到那些剛入職時聽起來覺得正確,現在聽來覺得是“謬論”的結論。
        老板要做某某功能,問有沒有數據支撐我們一定要加這個功能呢。老板說憑我的經驗,我認為有必要增加。甚至還質問我,你每次都提數據支撐,你只相信數據是吧。
        每次討論需求,回答都是憑借個人經驗,以我來看……要這樣這樣做。
        老板本人對這個行業沒有太多的從業經驗,憑借身邊朋友、親人等的經歷,作為經驗考慮產品,是否合適呢?
        請問憑借生活經驗,不憑借數據,是否能做好產品呢?
        已邀請:
        金蘋果

        金蘋果 - 生活有度,生命添壽

        贊同來自: 彩云東升

        剛好在復習統計學,有段概念覺得很適用這個問題。

        統計預測方法有兩種,定性預測和定量預測。

        定性預測就是一些專家根據自己之前的經驗去做預測。優點在于有較大的靈活性,可以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缺點在于易受主觀因素影響,對人的能力和素質要求較高。

        換到這個題目中,就是所謂的憑借生活經驗去做產品,這個只能說有點懸乎,成功了就是喬布斯,失敗了就是很正常的一個嘗試罷了。我們對未來和產品效果根本看不見,也摸不著,只能相信這個決策者。

        定量預測就是根據之前的歷史資料去做預測,優點在于較少受主觀因素影響,比較注重量化分析。缺點就是對資料信息的質量和數量要求較高。

        這個相當于是憑借數據去做產品,數據是最直觀有效的方法,在向別人論證自己的觀點的時候,數據也是最能說服人的。

        最后的最后,統計學上其實也是說需要把兩種方法結合起來,互相補充才可以提高精度。

        在產品里,感覺和數據同樣重要吧。我覺得感覺需要時間去培養,而數據就是驗證自己感覺對不對的重要手段!
        彩云東升

        彩云東升

        贊同來自:

        好產品的定義是什么呢?

        黏性?用戶體驗?還是功能?或者是商業化?

        多角度來看吧,樓上的@魚種鱗 ?分析的很不錯哦?

        定性分析過于主觀,可能僅僅代表小部分人的需求

        此時,對于這部分人群,這個產品可能解決某些需求,就會被認為是好產品

        相反,沒有解決其他人群的需求,就會被認為是差產品

        聽樓主的意思,可能類似于微信這樣的成功產品吧

        講真,挺難的。maybe,即使產品路子對了,但慢慢的可能就走歪了路線

        對于用戶來說,好產品一定是可以滿足大部分人的需求,能夠成為其剛需,用戶體驗棒,balabala
        K

        K - 就是這么拽

        贊同來自:

        如果問是否能,答案是能。


        但這里有一個問題,做產品,需求的來源依據,無論是生活經驗還是數據都是為了驗證想法,驗證其可靠性。通常數據的可靠性要大得多,而就單個人而言,個人由于生活閱歷、學歷水平、人生目標、格局等等的限制和信息不對稱會導致個人認為的與事實偏差較大。而憑生活經驗而準確的判斷需求及需求發展趨勢是一種非常非常小的概率事件,依靠數據雖然也不一定準確的抓住需求發展趨勢,但是概率要大的多。所以我們才會依托數據做產品。

        另外一點,我們大多都是普通人,而不是喬布斯,所以他被我們膜拜。

        參與討論請先登錄注冊